2019方矩管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年会暨方矩管高质量发展论坛于8月2日至4日在青岛举办,本届会议由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独家主办、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天津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青岛市钢铁贸易商会联合协办。(文末附彩蛋)
本届联盟年会暨方矩管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得到了青岛市建委、天津静海区住建委、天津子牙经济开发区、天津静海大邱庄镇政府、天津静海唐官屯镇政府、济南市钢铁贸易商会、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四川钢铁流通协会等大力支持。
本届年有来自方矩管产业链河北津西钢铁为代表的上游炼钢企业;天津源泰德润集团、天津友发德众、唐山京华、唐山连创、佛山振鸿、邯郸正大等为代表的制管企业;南京文轩、杭州华龙、奎鑫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仓储经销商;五矿钢铁杭州、上海建威等为代表的钢铁贸易商;中冶建筑、中国建筑、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杭萧钢构、精工钢构等为代表的钢铁终端使用客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咨询科研机构;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海尔数字科技、重庆脉实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服务企业等共90多家单位150多人参加。
由联盟秘书长、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执行总裁戴超军主持,取得圆满成功!
青岛市建委建设工程材料管理办朱伟滨主任为大会发表致辞。朱伟滨主任介绍了青岛是一座以创新为第一发展动力的城市,对联年会在青岛举办表示热烈欢迎,并就青岛市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的发展向与会专家和联盟成员做了介绍,提到方矩管作为重要的钢结构建筑原材料在建筑行业用途广泛,未来也大有可为,希望联盟成员能够在青岛多走多看,感受青岛城市魅力,预祝联盟年会获得成功,与会企业家有所收获。
天津静海区住建委副主任郭恩博士为大会发表致辞,郭恩副主任介绍了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的天津肩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天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履铿锵,“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有着好的营商环境。天津市静海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有着完备的产业配套基础和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希望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们到天津静海考察、交流、投资和合作。
联盟秘书长戴超军代表联盟秘书处做了工作汇报。方矩管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联盟于2018年5月在天津静海成立,联盟是一个全国性公益型平台组织,不向成员收取会费,旨在凝聚方矩管行业共识,为方矩管行业共同利益服务。联盟成立以来,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一年来联盟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方矩管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攻坚方矩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加强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方矩管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方矩管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盟成员数量由成立之初的35家单位发展到81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贸易委员会。其中专家委员会由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是联盟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负责发起并组织联盟内成员单位项目合作;贸易委员会由区域知名经销商组成,其作用是引导、引领、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它们都是联盟重要机构。
联盟秘书长戴超军指出联盟将一如既往地进一步深入联盟成员交流活动,提供合作机会,扩大联盟影响力,壮大联盟力量。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工业室付保宗主任,针对中国处在新旧动能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就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作了《中国产业发展特征、趋势和政策》的主题报告。
付保宗主任在报告中以详实的国家产业数据为大家分析了国际、国内宏观和微观经济特征和走向,从国家层面总体水平和各细分行业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中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现状,指出了产业特征、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变化趋势,并为大家阐述了国家制造业产业经济相关政策并指明了中国经济的方向。
联盟理事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院长,针对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阶段性的成果、钢铁产能进一步攀高、钢铁需求没有出现趋势性增长等一系列市场困惑点,围绕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展开的工作作了《中国钢铁工业绿色智能发展及方矩管产业发展建议》的主题报告。
李新创理事长首先就社会对钢铁行业的一些不当观点进行正本清源,指出钢铁行业是基础产业而非传统产业,而基础产业更不会有夕阳行业的说法,当下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国家经济结构出了问题,让钢铁全行业背锅不合适。他提到中国钢铁人有着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中国工业从一穷二白的条件走到全世界最大最强的钢铁工业大国做出了突出贡献,钢铁行业发展和中国经济腾飞密不可分。他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出口兼具高、中、低的发展趋势,既有低端的产品,更有高端的产品,中国钢铁产品2000美金单价出口量比进口量高出1.5倍,1000美金单价出口量比进口量高出2.5倍。中国钢铁企业家们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趋势面前,不应该抱有侥幸心态,要做到行业公平,通过法治手段对限产政策进行分级,保护在绿色环保、先进制造方面有着巨大投入的企业进行保护,确保优质企业获得的效益。李新创理事长指出竞争性企业已定是民营企业的天下,近年来多有国企钢厂和民营钢厂混改的成功案例,说明这种探索未来将越来越多。最后李新创提出方矩管产品作为结构钢管的需求趋势逐年放大,尤其在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来尤为显著,但也同时提出方矩管企业需要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一味搞量,行业需要合理的利润才会有更健康的发展未来,同时需要进一步增加方矩管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声音,加强行业协调,规范市场秩序。
联盟名誉顾问、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志华,就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发展中方矩管产品的应用,作了《方矩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房屋结构及模块建筑》主题报告。
方矩管产品由于本身具备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抗灾性能好、节能环保和能循环使用等优点,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的主要原材料。钢结构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典型优点,近年来在大型场馆建设、机场、高铁站台建设等国内外重大项目中大放异彩。陈志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政策,并把几十年的科研成果“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型柱结构体系”、“模块建筑体系”做了精彩分享。
钢铁研究总院新材料总监陈晓玲做了“面向材料全流程服务的新模式”项目推介。
陈晓玲介绍了钢铁研究总院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钢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背景和意义。重点介绍了“新材道”云平台的特点,钢研新材道云平台覆盖全球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共28个公共标准体系、国内外36个钢铁企业产品系列、1000余总典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的实测数据、全球主要标准和企业的焊接材料数据以及钢研集团下属特色的军民两用产品数据,钢研新材道可以为钢铁行业企业提供钢铁材料数据服务、钢铁材料检测服务、钢铁材料云制备服务、钢铁材料高端定制服务、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服务和钢铁企业信息与服务发布服务,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私有云并接入公有云。
联盟名誉顾问、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终身教授肖勇博士做了“单向高强度自锁螺栓的设计及工程应用”项目推介。
肖勇介绍了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由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承担的3个课题和2个示范工程情况,指出单向高强自锁式螺栓在方矩管或焊管连接上只需要单面施拧,不受施工空间限制。其由大六角头标准螺杆、垫圈、套筒、锥头组成,工作原理是当在六角头施拧作用下,锥头沿螺纹运动,套筒被撑开,卡紧被连接板件,推介报告中展示了已验收的示范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和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测量数据。
本届年会报告内容纷呈,专家演讲严谨却不失风趣,上午的报告比原定时间延长了近40分钟,大家仍意犹未尽,方矩管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年会期间同步举办。
联盟理事长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肖邦国在对话中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方矩管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联盟的成立背景、意义以及作为理事长单位所把握的工作方向和未来目标。肖邦国副院长提到规划院自1972年成立以来,是国家唯一专门从事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的全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机构,多年来完成了数千个政府专题研究、行业和企业规划、技术咨询等项目,全程参与了国家钢铁产业“五五”至“十三五”发展规划,目前规划院践行“一体两翼大平台”发展战略,以规划咨询为主体、以标准引领、智能升级为两翼为钢铁行业服务,希望方矩管产业联盟作为一个全国性公益型组织,成员单位能够利用好平台智库,发挥联盟的平台作用,为方矩管产业链创造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效益。
钢铁研究总院新材料技术总监陈晓玲对话中介绍了钢铁研究总院近年来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介绍了钢铁材料大数据在钢铁实体制造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针对钢铁行业同质化严重、加工领域长期低利润的现实情况,如何通过对工厂分级、产线分级、产品分级来实现优秀企业的优质优价,以提高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联盟名誉顾问、浙江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协会副会长、民建杭州市委委员、民建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基层委副主委、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政协委员夏平对话中讲述了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智能制造在实际运作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对已进行智能制造升级的企业用数据详实介绍了新技术为企业来的增值效益,同时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中现存痛点的思考,作为民建学者和委员如何发挥民建这样学者团体为地方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联盟名誉顾问、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孙永喜对话中介绍了中国钢管行业40年来的发展成果,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钢管行业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个人见解。介绍了上海钢管企业在高品质、高成本、低利润的常态下前行发展的探索经验,同时提到上海市钢管行业协会在行业中对行业秩序规范,企业间交流学习合作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联盟名誉顾问、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志华对话中谈到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成立的初衷和取得的工作成果,阐述了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水平和中国在世界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地位,描述了中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的困难,同时分享了标准化在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联盟名誉顾问、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方鸿强副总裁对话中介绍了杭萧钢构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行业上市公司如何做好行业引领,并谈了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建筑产业发展的意义和国家的产业布局,介绍了国内钢结构项目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竞争业态。
联盟名誉顾问、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伦敦南岸大学终身教授肖勇在对话中介绍了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的技术突破,描述了钢结构较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模式的优势和国家、地方政策上可以获得的支持,同时以自身几十年的国外的工作经验讲述了国外的建筑理念以及国内外专家研究方向的差异和优劣势,同时分享了在现有的资源前提下如何抢占钢结构产业的梯队位置。
联盟名誉顾问、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重庆脉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俐强对话中讲述了国家对高级人才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知识分子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升级中肩负的使命,并对物联网在中国工业4.0的场景应用和发展前景做了生动描述,数据化、信息化的成果转化将为实体制造业企业家带来管理效益的飞跃,5G时代的到来更将为中国经济再腾飞积蓄强大动力。
联盟秘书长、天津源泰德润集团执行总裁戴超军对话中讲述了方矩管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联盟发起成立的初心,介绍了这一年来联盟成员单位的发展和方矩管市场格局的变化。提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新时代增长方向从“数量”转向“质量”的换挡期,联盟需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联合社会资源、平台智库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到方矩管产业链,提升行业装备制造水平和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能力,企业家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不以追求利润和长期发展为目标的规模扩张是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政策方向,也必然自食苦果。
联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海尔集团创新文化中心和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近距离感受海尔张瑞敏首席“人单合一”的管理理念和海尔集团多年来的成长奋斗历程。
2018年9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全球首批先进“灯塔工厂”名单,肯定了它们在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实现生产现代化方面的突出表现,从全球1000多家工厂角逐中总共选出了9家企业,海尔成为了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企业。
作为实体制造业,与会企业家们参观完海尔后感受颇丰,从海尔集团的成长历程中深受启发。海尔集团在张瑞敏首席的带领下已经成长为一个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的生态大平台企业,其中海尔海创汇汇聚了4000+产业资源、3600+创业创新孵化资源、1333+风险投资机构、108+孵化器空间、24+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拥有120亿创投基金,扶持外部创业项目2600个、内部创业项目55个,有住网、馨厨、社区洗、农村水站、日日顺、海尔顺逛等新物种企业,构建了肉牛生态圈、万链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场景商务平台、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生态平台。
会议期间大家还在休闲时间领略了崂山的魅力和啤酒节的热情,大家游学搭配,收获满满,联盟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年会花絮影像(无水印)